2012年10月13日至14日,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AMFE)、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联合主办,青岛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田间育种试验机械化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14届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研讨会暨机械装备展览会在青岛农业大学举行。会议决定,青岛农业大学尚书旗教授连任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AMFE)主席,协会总部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迁至青岛农业大学。
国际会议开幕式
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奠基人及资助人埃戈尔∙奥约德教授、中国工程院汪懋华院士,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协会前任主席约翰∙史蒂文斯博士、协会秘书长弗拉季斯拉夫∙鲍里索维奇∙米宁博士、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朱明,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安宁,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高明飞,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宪法,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秋,青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陈志颖,青岛农大校长李宝笃教授等出席会议,来自世界11个国家和地区的育种及田间机械化领域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会议由协会秘书长、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弗拉季斯拉夫∙米宁博士主持。
协会秘书长弗拉季斯拉夫∙米宁博士主持开幕式
协会奠基人埃戈尔∙奥约德教授在开幕式首先在开幕式中致辞。在致辞中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了祝贺,对现任协会主席尚书旗教授在协会任职以来的出色工作表示了感谢,对尚书旗教授继续连任国际协会主席以及将协会国际中心迁到中国表示了支持。
协会奠基人埃戈尔∙奥约德教授致辞
李宝笃校长致辞,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情况。李宝笃说,作为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AMFE)主席,尚书旗教授组织学校农业机械专业教师建立专门研究团队,积极参与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他带领的团队已经成为中国分会的核心研究团队,他们的工作成为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学术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青岛农业大学李宝笃校长致欢迎辞
罗锡文院士致辞强调,粮食问题是全人类最关心也是最严峻的问题之一。育种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作物育种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发展育种机械化,提高机械化育种作业水平。本次会议的举办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装备生产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罗锡文院士致辞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朱明研究员在致辞中代表组委会及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对来自国内外的参会代表表示了欢迎,对给予大会支持和为会议作出贡献的的单位和人员表示了感谢。朱明研究员对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在中国农业工程领域所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做了介绍,他在发言中指出,作为本次国际会议的联合主办单位之一,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非常重视大会的组织和筹备工作。本次会议将结合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与成果推广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建造以自主创新,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田间育种机械化的技术进步,促进了田间育种机械化事业的发展。
朱明研究员致辞
尚书旗教授向大会作了任期工作报告。他说,担任IAMFE主席,既是一份巨大的荣誉,同时也是一份艰巨的责任。当今的农业需求,提高作物育种的效率和精确性对于培育出良种、提高粮食产量非常重要。IAMFE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为农学家、育种专家提供更多新型适宜的田间育种机械,以更快地提高作物育种效率和质量。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更好地加强育种学家与机械工程师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农学家与机械工程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使整个育种和种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更快的发展与进步。自己将继续为IAMFE的发展、为中国田间育种机械化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尚书旗教授作会议报告
山东省农机局局长高明飞、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秋、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安宁、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分别讲话,对大会的召开致以美好祝愿。
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nMechanizationofFieldExperiments简称IAMFE)成立于1964年,为世界性非盈利性组织。目前该协会在全世界已有10个国家分会,并与130多个国家建立了联系,在国际上享有非常高的盛誉。该协会自成立以来每4年召开一次全球性的国际学术交流会暨田间育种试验机具、种子检测仪器和加工设备展览会,交流田间育种试验及种子检测加工等方面的新设备、新技术、新经验及研究成果等。四十八年来,协会(IAMFE)先后成功举办了13届国际学术会议与机械装备展览会。
IAMFE执委会大会
青岛农业大学尚书旗教授自中国分会成立以来便为IAMFE工作,至今已有18年。他2004年当选为IAMFE协会副主席,2008年当选为IAMFE协会主席,这是中国人首次在该协会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多年来,他带领中国分会以青岛农业大学为核心,建立了研究团队,积极开展具有自主产权小区机械的研发工作。
IAMFE国际中心办公室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重视田间育种机械化的发展,加大投入,我国田间试验机械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并不富裕,田间用工成本逐年提高。很多育种工作者还是靠手工作业,严重影响育种的作业效率和精确度,育种机械化水平亟待提高。因此,逐步实现田间试验机械化,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和迫切要求。但由于小区机械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严格的制造要求,大部分小区机械的生产商来自发达国家,而国内很多育种公司难以支付高昂的机器费用,这正是制约发展中国家育种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我国该领域的科研水平,设计生产具有自主产权的小区机械对于提高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田间育种机械化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的召开,既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领域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也表明了我国在世界育种领域和粮食安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承担的重要责任。
两天的会议中共有来自国内外的18位知名专家做了主题报告、34位专家和学者作了分会场专题报告。大会议题涉及田间试验设计与管理,育种技术和育种方法,小区及株行播种机械、收获机械装备,种子加工机械装备及相关技术等13个研究领域。围绕会议主题,来自世界各国的育种及田间试验机械化领域的各位专家代表本着“发展、创新”的宗旨展开了热烈讨论,交流了研究成果。
汪懋华院士与罗锡文院士在交谈
大会期间,育种及种子机械装备展览会也在青岛农业大学同时举行。来自国内外11家知名企业的田间试验(育种)机械和种子加工装备展出亮相,包括奥地利Wintersteiger、美国Almaco、新西兰Flexiseeder公司、德国Haldrup和ZURN等世界知名小区育种机械公司以及国内多家种业机械公司和种业公司也派人参加了会议和展览。各育种机械制造商代表在会议上对本公司的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做了展示和介绍,并与参会的农学家和育种专家进行了交流,充分听取了他们意见和建议,为公司未来的产品定位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依据。
室内展览会场
室外展览会场
本次会议共收到120余篇学术论文,经过多轮专家审稿,选出70余篇符合主题、水平较高的优秀论文编撰了论文集,并推荐出其中52篇与《农业工程学报》合作出版了2012年一期增刊。
本次会议的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IAMFE的新一届执行委员会,选出了新任主席和秘书长。由于青岛农业大学尚书旗教授的突出成绩,会议决定由尚书旗教授连任协会主席,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王家胜博士担任秘书长。此外,IAMFE总部将由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迁移到青岛农业大学。
会议期间,中国种子协会种业装备工程分会筹备会召开,会议由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秋主持,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朱明,青岛农业大学尚书旗教授、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海军出席,近30个研究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代表共同研究了关于成立中国种子协会种业装备工程分会的有关问题。会议决定,充分利用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的平台,加强双方的合作与交流,加快推进中国种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