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重点新闻

中国现代农业论坛在河南省南阳市召开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发布日期:2015-09-22

913日,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南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园艺学会、中国沼气学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南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南阳市农业局协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作为指导单位,南阳绿晟农林有限公司赞助的中国现代农业论坛在河南省南阳市召开,来自现代农业研究和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南阳市各县、区农业局、科协等单位领导及媒体代表,共计140余人参加了会议。

 

南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和学民、河南科协副主席冯琦、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我会副理事长张全国、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邹超副调研员、南阳市科协主席李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我会副理事长郧文聚、中国沼气学会秘书长李景明、中国园艺学会秘书长张彦等出席开幕式,南阳市政协副主席柳克珍主持开幕式。开幕式上,我会与南阳市科协就建设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签订框架协议,我会现代海水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研究团队分别与保定市雄县科协、南阳绿晟农林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开发协议。 

 

 

本次论坛以“创新驱动助力农业现代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现代农业建设和生态保护”为主题,张全国教授、郧文聚研究员就生态农业与可再生能源、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进行了主旨报告,白跃宇研究员、李景明研究员、杨其长研究员、鲁传涛研究员、胡国胜教授、杨树华研究员、刘鹰研究员等10位专家分别就农村沼气、设施园艺、现代植保技术、月季选育、肉牛繁育、蓖麻产业化、生物质产业等进行了特邀报告。我会常务副秘书长秦京光、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徐广印分别主持了主旨报告和特邀报告。

 

914日,参会专家赴南阳市镇平县杨营镇中原荷花博览园、卧龙区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考察和调研。

 

我会作为农业工程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学术社团,一直致力于服务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去年,我会签订协议在保定市建立学会服务站,参与保定市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成为首批落实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3个全国学会之一,并于今年与保定市科协、中国园艺学会等共同承办了第39次中国科技论坛,探讨环首都现代带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今年4月,依托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的专家资源和组织资源的优势,我会与南阳市科协签订《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学会服务站合作协议》,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发展。

 

本次论坛作为上述协议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成果,旨在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相关精神和部署,推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

 

本次论坛聚焦现代农业,邀请来自产、学、研、政四方面的专家,在平等、宽松、自由的氛围内,从不同领域、大视野、多角度阐述见解、交流信息。本次论坛鼓励大众创业,也鼓励万众创新。

 

同时,本次论坛与南阳市农业产业需求深度结合,立体展示现代农业前沿科技成果风采,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创新和集成创新。开幕式上的签约仪式,助推了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在保定、南阳两市的转化和落地,将会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河北白洋淀水源生态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会通过本次论坛,结合已召开的第39次中国科技论坛,以期摸索、建立一套常态化的符合我会特点和优势的现代农业技术落地和转化模式,打造我会参与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特色、亮点:第一步,依托全国农口学(协)会,联合当地科协,深入当地农业产业寻找到切入点,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现代农业领域的高端论坛,搭建产、学、研、政交流平台,展示现代农业领域的技术风采,促成现代农业的重要成果、技术与当地政府、企业的有效对接。第二步,依托论坛成果,我会联合全国农口学(协)会,持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技术供需双方建立实体化的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技术转化基地,使现代农业技术真正在当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