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科学普及>科普动态

沼气的日常维护

文章来源:农业工程学会 发布日期:2006-11-24

1)及时进出料:为保证沼气池菌群正常的新陈代谢,使产气持久,就要不断地补充新鲜的发酵原料,更换部分旧料,做到勤加料、勤出料。进料一般每隔7-10天,进、出池料的5%为宜。原则上是出多少进多少,顺序为先出后进。出料时应使剩下的料液液面不低于进料管和出料管的上沿,以免池内沼气从进料管和出料管冒出。出料后要及时补充新料。

2)要经常测定和调节发酵液的pH值:沼气菌体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环境条件下生长繁育(pH6.8-pH7.6),酸碱性过强(pH小于6.6或大于8)都对沼气菌活动不利,使产气率下降。可采取以下调整措施:①加入适量的草木灰;②取出部分发酵原料,补充相等数量或稍多一些含氮发酵原料和水;③将人、畜粪尿拌入草木灰,一同加到沼气池内;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澄清液,但不能加入生石灰,把加入池内的澄清液与发酵液混合均匀,避免强碱对沼气菌群活动的破坏。

为保证沼气发酵环境不遭破坏,严禁加入各种发酵阻抑物,特别是农药和各种强杀菌剂、洗衣服的肥皂水、拌种用的物品、药饼等,都不能流入沼气池。

 

<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