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髙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的融合与发展,实现理实融合、创教融合、产教融合、思教融合,强化创新实践协同育人机制,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定于2024年8月3-5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举办第四届华维杯全国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主题为“绿色•高效•智慧水利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大赛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绿色•高效•智慧水利支撑农业高质量”为主题,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吸引与激励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宄生参与现代水利技术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水利事业服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大赛内容
本次大赛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以“绿色•高效•智慧水利支撑农业高质量”为主题,围绕农业节水、智慧供水、精准用水、非常规水源利用、水处理等方面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开发设计,通过水利科技创新,推动新阶段农业水利工程技术高质量发展,培养面向现代水利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加速智慧水利与智慧农业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三、时间与地点
比赛时间:2024年8月3-5日;3日全天报到、布展,4日比赛,5日返程。
1、各参赛单位在2024年7月5号之前将大赛报名回执表(附件1)发送到大赛指定联系邮箱(hwbnscxsj@163.com),以便统计安排展区、食宿。
2、2024年7月15号前,完成竞赛作品报名表(附件2),扫描件发送至邮箱hwbnscxsj@163.com,以便发给评委参考评阅。其他作品说明材料及自行携带,现场发放。
报到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宾悦大酒店一楼大厅
作品布展:内蒙古农业大学西校区文体馆一楼
开幕式会场:内蒙古农业大学西校区文体馆三楼
现场答辩: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区博学楼
白塔国际机场至报到地点:
(1)从白塔国际机场乘坐出租汽车至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宾悦大酒店,路程20公里。(路费约35元);
(2)从白塔国际机场到宾悦大酒店无直达公交或者地铁,如需乘坐,建议以下路线:地铁一号线(上:白塔西地铁站B口——下:艺术学院D口)换乘一环一号线公交车(上:光华街公交站——下:宾悦大酒店公交站)
呼和浩特东火车站至报到地点:
(1)从呼和浩特东火车站乘坐出租车至呼和浩特宾悦大酒店约15公里。(20元左右);
(2)呼和浩特东站乘坐83路公交车直达宾悦大酒店。
呼和浩特站至报到地点:
从呼和浩特站乘坐出租车至宾悦大酒店(约15元);
呼和浩特站乘坐34路公交车直达宾悦大酒店。
四、主办与承办单位
1、主办单位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
中国农业大学
2、承办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协办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
河套学院
五、组织与领导
为保证大赛的顺利开展,大赛成立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指导委员会、竞赛委员会、组织委员会,负责大赛的指导、组织、宣传等具体工作。
(一)指导委员会
1、主席
| 康绍忠 | 中国工程院 院士,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常委会 主任 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 会长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名誉理事长 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 |
2、副主席
| 山 仑 | 中国工程院 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授 | |
| 赵春江 | 中国工程院 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名誉理事长 | |
| 吴普特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校长/研究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副理事长 | |
| 张 辉 |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理事长,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长 | |
| 张 旭 | 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 常务副会长 原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督查专员 | |
| 朱 明 |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常务副理事长/研究员 | |
| 袁寿其 | 江苏大学 党委书记/教授 | |
| 许 迪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 教授级高工 | |
| 黄修桥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研究员 | |
| 黄介生 |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教授 | |
| 付 强 | 东北农业大学 校长/教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副理事长 | |
| 王铁良 | 沈阳农业大学 副校长/教授 | |
| 王全九 | 西安理工大学 校长助理/教授 | |
| 杜太生 | 中国农业大学 副校长/教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副理事长 | |
| 季 祥 | 河套学院 院长/教授 | |
| 董贵成 | 内蒙古农业大学 党委副书记/教授 | |
| 屈忠义 | 内蒙古科技大学 副校长/教授 | 
3、委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
| 蔡焕杰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院长/教授 | |
| 陈 林 | 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 |
| 迟道才 |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处 处长/教授 | |
| 崔宁博 |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教授 | |
| 崔远来 |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教授 | |
| 费良军 |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教授 | |
| 冯绍元 |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 |
| 虎胆•吐马尔白 |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 |
| 龚道枝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 | |
| 郭相平 |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 |
| 李光永 |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 |
| 李就好 |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 |
| 刘廷玺 | 内蒙古农业大学 教授 | |
| 罗红英 | 西藏农牧学院科研处 副处长/教授 | |
| 张中华 | 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中心 常务副主任 上海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副主任 | |
| 马娟娟 |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 |
| 邱志鹏 | 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 |
| 尚松浩 |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研究员 | |
| 史海滨 |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授 | |
| 苏德荣 | 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教授 | |
| 孙景生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研究员 | |
| 王 冲 | 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 | |
| 何新林 | 石河子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教授 | |
| 徐俊增 |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 | |
| 杨培岭 |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 |
| 马孝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教授 | |
| 张国锋 | 河北润农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 |
(二)竞赛委员会
1、主席
| 董贵成 | 内蒙古农业大学 党委副书记/教授 | 
2、副主席
| 吴玉芹 |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副局级干部 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 秘书长 | 
| 管小冬 |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常务副秘书长 | 
| 黄冠华 |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 
| 李 红 | 江苏大学副校长 教授 | 
| 李云开 |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李 茉 |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吕名礼 | 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 
| 邹爱捷 | 内蒙古农业大学团委 书记 | 
| 王国忠 |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务处 处长/教授 | 
| 李 昊 |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3、委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
| 陈黎卿 |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院长/教授 | 
| 徐俊增 |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成 立 |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雷晓辉 | 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院长/教授级高工 | 
| 徐存东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李 靖 |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院长/教授 | 
| 郭成久 |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院长/教授 | 
| 郭鹏程 |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院长/教授 | 
| 胡笑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姬江涛 | 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解宏伟 | 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院长/教授 | 
| 曹 迎 | 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院长/教授 | 
| 周春火 |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院长/教授 | 
| 李彦彬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院长/教授 | 
| 刘传孝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王培清 | 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毛明杰 |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马英杰 |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牛 俊 |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 | 
| 彭 辉 |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院长/教授 | 
| 彭友文 | 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齐广平 |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郄志红 |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院长/教授 | 
| 杨路华 | 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王 辉 | 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王景雷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 
| 王兴鹏 | 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王振华 |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戴长雷 | 黒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院长/教授 | 
| 肖 娟 |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 | 
| 熊立华 |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院长/教授 | 
| 段喜明 | 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院长/教授 | 
| 杨启良 |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杨兴国 |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院长/教授 | 
| 张文华 | 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张振华 | 鲁东大学水利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 | 
| 史小红 |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 | 
(三)组织委员会
1、秘书长
| 李云开 |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 
| 王永江 |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书记 | 
2、副秘书长
| 徐俊增 伍靖伟 |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副院长/教授 | 
| 孙世坤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副院长/教授 | 
| 王忠武 |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务处 副处长/教授 | 
| 郑晓波 |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副书记 | 
|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 
3、秘书
李 超 黄永江 李为萍 全 栋 梁 文 李仙岳 李小娟 贺 新 张成龙 闫建文 刘 霞 郑永朋 王丽萍 白燕英 杨朝霞 郭祎天 李 祯 高晓瑜 高栓伟 苏文旭 张艳凤 三 叶 巩 钰 姚姣转 于建楠 苗庆丰 杨 涛 王维刚 芒 来 陈 宁 黄 星 薛慧君 包永志 孙柏林 郭金燕 张栋良 郝丽娜 张 强 罗红春 范聪浩
六、参赛条件与方式
(一)参赛对象
全国农业水利工程以及其他相关或相近专业普通本科在校大学生或硕士研究生均可以组队报名参赛。每个参赛队(或每件作品)的学生人数不超过4人,指导教师为1人,除高校老师外,还可选择行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作品类别划分按照学历最高的队员划分至本科生或研究生类作品。
(二)参赛方式
参赛作品由所在学校统一向组委会报名(按照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分别报),鼓励各参赛学校在组织校级预赛的基础上,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本次全国竞赛。不接收个人报名。各单位预赛排名将作为正式评选的重要参考。各参赛单位在接到大赛通知后即可按大赛主题和内容的要求进行准备。
(三)作品要求
全国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作为全国高校立德树人、创新教育中的一个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学生需要切实了解我国农业、农村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总结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行业发展的新动向,发挥创新能动意识,独立制作开发完成相关产品、设备及技术。通过让学生结合某一题目开展广泛调研论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行撰文或拟定设计方案,完成设计图纸,实物作品由学生自行加工,完成作品的制作,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所有作品需符合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优良公共道德价值、行业规范等要求。参赛学校可为参赛队聘请指导教师,但作品的选题、设计、分析和制作等项工作都应由学生自行组织与完成。
所有参加决赛的作品必须与本届大赛的主题和内容相符,与主题和内容不符的作品不接收参赛。所有作品必须为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学生作品参赛,严禁己获奖作品参加比赛。实物作品体积不超过2m3且最长方向尺寸不超过2m。
(四)参赛名额
各高校推荐的参赛作品数量不超过6件(本科生组与研究生组共计)。
(五)作品提交与展示
1、参赛作品的实物模型或样机原则上在报到当天提交到组委会,由各参赛队伍于3日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文体馆进行现场布展。每个展位2m×2m,每个展位配备1个展台(1m×0.5m)。作品介绍展板在现场参赛布展时提交,其中展板以“易拉宝”为佳,面积不超过1米×2米。
2、若实物模型或样机需要物流邮寄,请于2024年8月1-3日邮寄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06号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区文体馆北门,联系人:高栓伟,电话:15754943353;苏文旭,电话:15734712917。
七、评奖
(一)奖项设置
全国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设立优秀作品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优秀作品奖按照本科生类和研究生类分别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若干项,其中特等奖由各类一等奖作品中竞争选拔产生。
(二)评审原则
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和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聘请专家,组成本届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的原则,通过设计资料审阅、现场答辩和实物演示等程序,从参赛作品的选题、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和制作等方面,对作品的可行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以及参赛队员答辩与作品现场演示情况等进行评审(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评审),确定优秀作品奖及等级,各学校预赛成绩计入作品最终大赛成绩。对于获特等奖作品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对竞赛组织工作成绩突出的参赛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
八、其他事项
1、各参赛学校确定一名联系人,负责参赛工作的行政联系、组织申报及材料报送等工作
2、本届大赛不安排接站,会务组提供附近酒店信息,请参赛人员自行前往酒店报到。
3、本届大赛不收注册费,住宿交通自理,比赛期间参赛师生餐饮由承办单位统一安排。
4、大赛秘书处联系方式:
李 超 电话: 15104715257 Email: nmndlc@imau.edu.cn
黄永江 电话: 13847132407 Email: yongjianghuang168@126.com
李为萍 电话: 13654715166 Email: l-wp@imau.edu.cn
梁 文 电话: 15849187906 Email: Liangwen265@163.com
全 栋 电话: 13644769625 Email: quandong@imau.edu.cn
三 叶 电话: 15247118813 Email: sanye305160778@126.com
郑永朋 电话: 13614718093 Email: zyp19861027@126.com
地 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06号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邮 编 010018
附件1:参赛回执
附件2:报名表
附件3:附近住宿酒店情况